背景图

这些学习误区,你是否中招了?

来源:卧龙娱乐 作者:卧龙娱乐 日期:2023-06-03 20:43

人的能力,主要由先天遗传和后天塑造两个原因决定。由于先天因素无法人为控制,因此后天的学习成为了拉开差距的根本原因。

穷其人的一生,差距处处皆可体现。无论是学生时代的成绩,还是工作之后的岗位,无时无刻都在刺激着人们前行或致使他们颓丧。

其实,人们首先要搞明白的,并不是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才正确,也不是如何才能缩小差距,而是自己是否落入了学习的误区。

一旦落入误区而不自知,自我定位错误,不但不能弥补先天带来的缺憾,甚至会愈发坚定地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,甚至还为自己愚蠢的行为深感自豪。

审视以下清单,尽快醒悟吧,别让学习误区阻碍着你发挥潜力。

这些学习误区,你是否中招了?

误区一:有志者,事竟成

小时候,我们都听过悬梁刺股的故事,并为主人公孙敬的意志力所深深折服。

然而,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。因为人的意志力相当有限,且极易消耗。无论是普通人,还是那些“看似”意志坚强的人,其实真正的驱动力并不是意志力,而是功利性的人生追求罢了。

误区二:时不我待,尽可能多学

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,身边不乏上进的年轻朋友。他们工作之余,还会通过报班学习、订阅专栏等方式进行自我增值。学习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,囊括了经济哲学,甚至天文地理。

然而,时不我待就真的需要我们一股脑地学那么多东西吗?

《专注与努力》中有一个名为资源限制的理论,主要讲的是人的心理资源有限,因此人们在完成任务时,不能做到“一心多用”,共享资源。

换句话说,同时进行多种学习任务是不现实的,只会增加学习负担,最终事倍功半。

误区三:记住了等于消化了

人们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时候,总会说“背多分”,背会了就能得高分。

但背诵只是知识停留在脑海中的静止状态,并不能认为它的价值被发挥了。纸上谈兵无益处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只有实践过的理论,才是深入骨髓,刻进脑海的。

误区四:收藏起来,终有一天会用上

之前有个热词,叫做“盲学”。顾名思义,指的是那些盲目记录和收藏的人。

对于他们来说,只要收藏夹中有大量堆积的知识,就能带去成就感和满足感。哪怕到了最后,从未打开收藏夹,知识也渐渐被遗忘。

这些盲学的人,沉浸在自己忙碌的收藏工作中,却无暇投入学习。“假性勤劳”的做法,只会让他们越陷越深,却始终不自知。

误区五:不休止的学习

格拉威尔曾提出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,意思是在某一个领域专注学习一万小时,便能成为个中翘楚,领域专家。

这成为了很多人盲目学习的动力,因为学习这回事,是存在边际效应的。

根据《20小时学习法则》所说,学习的前20小时是最高效的阶段,过了这段时间,吸收知识的效率便会直线下降。好比长途马拉松,前程体力能支持你快速奔跑,但到了后面,就极易脱力。

控制好学习的时间和节奏,才是学习的关键所在。

误区六:浅尝即止,学些皮毛就够用了

对于不同的人来说,知识可以分作四个层次,分别是数据、信息、知识与智慧。

对应出来的信息,即是:获取大量原始数据、将数据转化成有逻辑的信息、提炼关键信息并转化成知识、加入自己的理解并内化成智慧。

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真正的智者,但将学习停留在数据搜集的层面,很明显是不够的。这样的学习,和机器又有什么区别呢?

如果你发现自己身上也存在上述的学习误区,不必担心,因为你已经成功战胜了那些不自知的人。祝愿每一个热爱学习的人,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,在学海中扬帆起航。